做一个人间美好储藏家吧。
回想走过的路,每一步都多么的不容易。自己走过的路,自己选择的方向,回想起
来每一步都那么沉甸甸,令自己印象深刻,每一件事都可以拿出来跟感兴趣的人娓娓道来。
六月份的结束,意味着2022年过半,已经踏入下半年的旅程。我来到新的城市度过了第一个100天,我的认知和想法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拒绝掉一些自己反感的事,度过一些危机,看清一些令我感到恶心但被蒙蔽许久的事,感到后怕与不安,走到今天还有一点小庆幸,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将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坐在图书馆的座位,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蓝天白云,层峦叠嶂,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是我曾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暑入伏,气温将会越来越高,刚刚擦边的台风,隔三差五的暴雨,这些都让我感到新鲜。
正确的时间再说有用的话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小时候跟大人说话,许多时候他们会一言不发。我开始理解,有些事情就是不能说的。我开始理解, 即使自己明知道有这样那样的风险,还是最好不要在不合时宜的时刻表达,因为我的表达在不适宜的时刻就是无效的。
虽然这样真的很累很累,不可以畅所欲言,但真正能够听自己畅所欲言的人是极少数的,就像是我愿意倾听对方畅所欲言的人也是绝对的少数一样。
说话时常都是有目的性的,或是为了达到目的,或是为了纠正方向,又或是就是想说。为了达到目的,就不能随意的说,无节制地说,无方法无策略的说。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除非就只是想说和能说。
主观能动性与个人选择
有许多事情都是工作后才能慢慢学到的。越是了解到这些事实,越是憎恶那些披着传道授业的外衣,实际只想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人。
方向、专业程度、做事方法,无一不需要自己把控,但更重要的一定是对自己合适,换言之就是让自己长久开心。
如果就是想赚钱,那能够赚到钱的路子和方法就是适合;如果就是想稳定,那能够稳定的路子和方法就最合适;如果既想要赚钱,还有职业追求,还想要家庭美满,那方法和路子就要复杂的多。
我在第一份工作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的有限,因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只能得到有限的支持,也就是只能够在同事之间的到认可,但对上面还是只能听从领导和领导的领导的最高指示。处处被动,许多无可奈何,还要看人脸色,有时还得开怼,大部分同事呆在这里的原因是没有其他选择。
于我而言,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或许这就是天赐的好机会。一个地方适合我,不一定适合其他人。这大概也是未来的方向所在,既需要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又需要杭州、南京、成都这类发展中的大都市,更需要家乡所在的小县城。
超级大都市不是谁都可以留下,但有这够高的天花板,大都市有这更好的机会以及略低的门槛,小城市有着较低的生活压力与慢节奏的生活气息。
除了这些衡量城市实力的通用指标,每座城市独有的气质和文化更加的重要,在硬实力差不多的条件下,人们就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调性与偏好的城市。
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此前的无奈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发挥不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后来的一部分无奈在于习惯了不发挥但突然发挥了会更受欢迎。
我渐渐发现,真实的社会除了选对道路和努力,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就注定只能跟跑。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就有可能领跑。赚取更多利润和成就感的,自然就是敢于领跑和坚持的人了。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道路会怎样,面对未知的未来,常常是一副神仙打架的场景。我逐渐发现跟跑虽然省力,但也注定充满危机和低效;哪里都缺少能给周遭人带来安全感和自信的人。
从前慢,现在也可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这个时代,我也总习惯性的快速做一些事。恨不得一天去8个地方干100件事。后来我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发现被现实逼迫开始慢。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
从前我在的城市很大,却也没有这么大。1个小时可以坐地铁从城市这头,到那头。我常常一下班就可以或骑车或公交甚至步行去一个想去的地方。后来我去了另外一座城市,2个小时才能穿越大半个城市,休息的一天,只能做有限的几件事。
我开始被迫慢下来,发现这才是真正适合我的速度。
写程序的速度不需要很快,保质保量,思维正确比什么都重要。写文档的速度不需要很快,今天决定要写,慢慢想清楚提纲和内容,就可以行云流水的完成了。
从前慢,现在也可慢。有人跟我说,“见识什么的,干就有了,因此干就完了”。这方法可能在初期有用,但随着事情的复杂度越来越高,需要的是清醒的头脑。许多事情必须慢慢地思考,才能创造出好的东西。
这件事大概在创作领域和研发领域尤其重要。作家和程序员,能够批量快速产出的内容,往往都是重复的、低创新的、低价值的。那些高价值的产物,都是前无古人的东西,怎么可能快速的从大脑中输出呢。
人类智慧的结晶甚至需要穷极一生慢慢感悟才能成就。习惯灵感的脆弱和易逝,牢牢把握住,保持自己的创意和主观能动性,这将是长期看来最具生命力的立身根本。
喝酒会误事,忘不了的恨
多少悲剧和耽误都是因为酒,我的前20几年都对此深恶痛绝。一家人原本其乐融融,但因为喝了点酒飘了,就开始厌恶,和睦气氛开始散去。
月中新人聚餐和许多大领导喝了一次酒,在此许多巧合堆在一起又被推为第一个演讲,敬酒时刻老板居然亲自斟满,其大幸当然一饮而尽。没想到这白酒不易醉我,也算是一个惊喜。但不醉不代表没有其他问题,我的嗓子、肠胃都在第二天遭殃了。
一旦饮酒,意味着当天和第二天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成果。作为开发者,每天有效的输出时间可能也就是那几个小时。我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因此我痛恨这东西。
电脑内存
最近看到一个台湾 Youtuber 出品的 M2 对比测试视频,期间将到 8G 内存够不够用的问题。
我的电脑就是 8G 内存,日常基本够用,但真干起活来就有点捉襟见肘。
当电脑发生内存交换,说明物理内存不够用,需要 SSD 来帮忙了,即发生了内存交换。发生内存交换的容量可粗暴理解为发生内存负债的额度。
SSD 的 IO 性能远远比不上 RAM 的性能,因此发生的内存交换越多,电脑越卡。这一数值大概也决定电脑性能上限。
我自己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常规情况下内存够用,但干起活来我的电脑将会发生 2GB 以上的内存交换,大部分工作时间电脑的内存交换可以飙升到 4G 左右。当内存交换逼近 5G 时刻,就会出现性能瓶颈,电脑将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卡顿,影响正常工作,而此时如果我不做些什么释放一些内存,电脑就距离卡死不远了。
从这件事,我对自己电脑性能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8G内存的电脑,正常就会发生 2~4G 的内存交换,5G出现瓶颈,意味着我的电脑当前处于性能绝佳和能用之间的状态。即我的下一台电脑,内存最好大于 14 GB。
总结
人生分阶段,不同阶段就会有该阶段的挑战和机遇。不同阶段所在不同层次也会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人生这么长,不怕拿到烂牌,怕的是拿到好牌不会打。
真实世界这么复杂,有时需要表达,有时需暂时沉默。有事需主动些,有时有需要随波而上。有时需要增加沟通,有时又需要减少沟通。有时有些话一定要说,有时又不能说。有时该理性,有时又需要些感性。
这么复杂且多变的剧情,真像有谁安排一样。
内心强大,方可无敌。思绪细腻,方可碾压无形。勇往直前,方可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