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清末“新政”的破产

  • 改革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统治
  • 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 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2.孙中山由温和转暴力的标志: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3.孙中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兴中会誓词:

  •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国
  • 创立合众政府
    4.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写了《革命军》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
    5.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
  • 民权主义
  • 民生主义
    6.民族主义的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7.民族主义的缺陷

  • 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
  • 没有明确的把汉族的封建势力作为革命对象,导致了辛亥革命后期封建势力的反扑
    8.民权主义

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的核心
缺陷: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9.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0.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明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11.把民生主义概括为

  • “平均地权”
  • “节制资本”
  • 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12.革命与改良的辩驳
  •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民族主义
  •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民权主义
  • 要不要社会革命——民生主义
    13.革命与改良论战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14.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保路运动
    15.哪两个革命团体举行了武昌起义:共进会和文学社
    16.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 组成:资产阶级革命派占主导
  • 临时参议院:同盟会会员占多数
  • 政策: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 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 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 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18.孙中山挽回共和体制所做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19.护发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0.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21.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人物

最后修改:2019 年 07 月 2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