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的地方,深入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自己编译内核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并使用 QEMU 模

拟启动.

跟我一起来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深入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自己编译内核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并使用 QEMU 模拟启动。

前置知识

昨天看到阮老师两篇文章 《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和 《Linux 的启动流程》,对计算机的启动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正好最近在做国产申威处理器的虚拟化支持性调研,称此机会深入了解一下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并使用 QEMU 模拟这一流程。

https://cdn-imagehost.frytea.com/images/2021/11/17/imageb68194bae57a49fc.png

说明:本文介绍的方法同样可用于内核调试,但侧重于介绍 使用 QEMU 模拟 Linux 的启动流程 。本文核心内容参考了 USTC 2021年春季『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 课程实验,结合网络文献和自己的实验整理而来。

如果对于 Linux 的启动流程不够熟悉,可以先看一下上面提到的文章,之后回到本文继续。

看过文章后应该对启动流程有了大概认识,本文会介绍自制一个简单的根文件系统,即 initramfs (基于 ramfs 的临时文件系统,一种以 cpio 格式压缩后的 rootfs 文件系统),如果对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可以来看一下 《 USTC 2021年春季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 课程实验一:编译运行Linux内核并通过QEMU+GDB调试》中 实验说明 的『先导知识部分』。

本文会分别使用一个 helloworld 程序busybox 分别生成根文件系统并启动。

简单说一下环境:

  • 硬件平台: Lenovo 台式机
  • 操作系统: Ubuntu 20.04.3 LTS
  • 系统内核: 5.11.0-40-generic
  • QEMU: QEMU emulator version 4.2.1 (Debian 1:4.2-3ubuntu6.18)
  • 实验内核: 4.9.263
  • busybox: busybox-1.32.1

模拟启动

下面介绍使用 QEMU 模拟启动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的方法,让 Linux 启动流程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为了模拟启动,需要准备编译好的内核 bzImage 和根文件系统,下面分别介绍。

编译内核

本文使用 linux-4.9.263 版本内核为例,首先获取内核源码:

$ mkdir ~/kvm
$ cd ~/kvm
$ wget https://cdn.kernel.org/pub/linux/kernel/v4.x/linux-4.9.263.tar.xz
#下载备用链接: https://od.srpr.cc/acgg0/linux-4.9.263.tar.xz
$ tar -Jvxf linux-4.9.263.tar.xz #解压
# 安装编译内核所需的依赖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build-essential libelf-dev xz-utils libssl-dev bc libncurses5-dev libncursesw5-dev

准备好编译环境后,开始对接下来的编译做一个配置,这里提供两种方案,选一即可。

  • 方案一: 精简配置,减少不必要的驱动编译(速度快,存储小)
cd ~/kvm/linux-4.9.263
wget https://gitee.com/songtianlun/USTC_OS/raw/master/term2021/lab1/.config 
# 备用链接:
# https://git.lug.ustc.edu.cn/gloomy/ustc_os/-/raw/master/term2021/lab1/.config 
# http://222.186.10.65:8080/directlink/3/.config
#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ZacharyLiu-CS/USTC_OS/master/term2021/lab1/.config
# https://gitee.com/songtianlun/USTC_OS/raw/master/term2021/lab1/.config

# 说明:直接使用 USTC 提供的配置好的精简 .config ,可以用于快速看到效果,若想深入了解配置含义需自行查阅资料。
cd ~/oslab/linux-4.9.263
make menuconfig   #本次实验直接选择Save,然后exit

有了内核编译配置,即可开始编译:

make -j $((`nproc`-1)) 
# 编译线程数的选择上,一种说法是使用(你的CPU核心数-1)个线程进行编译,一种说法是使用 CPU核心数*2,自行调整即可,只影响编译速度,对编译结果没有影响。

...
Kernel: arch/x86/boot/bzImage is ready  (#1)
# 最后出现这个即为成功,我们后面会启动这个 bzImage

制作根文件系统

在这里也提供两种方案,后面可以分别启动,实测均可启动成功。

  • 方案一:自制简单 helloworld 程序:

这里写一个简单的 helloworld 程序,正常启动后在终端打印 hello world! ,源码如下:

/*************************************************************************
    > File Name: hello.c
    > Description: hello.c
    > Author: songtianlun
    > Mail: songtianlun@frytea.com 
    > Created Time: 2021-11-16 12:39:37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printf("世界,你好!\n");
    printf("Hello World\n");
    fflush(stdout);
    while(1);
}

之后使用静态链接编译,使用 cpio 制作成 rootfs

$ cd ..
使用静态编译链接.
$ gcc -static -o helloworld hello.c
将helloworld制作成cpio
$ echo helloworld | cpio -o --format=newc > rootfs
1776 blocks
$ ls -la rootfs
-rw-rw-r-- 1 seijia seijia 909312 12月 21 13:15 rootfs
  • 方案二:使用busybox生成:
BusyBox是一个遵循GPL协议、以自由软件形式发行的应用程序。Busybox在单一的可执行文件中提供了精简的Unix工具集,可运行于多款POSIX环境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包括Android)、Hurd、FreeBSD等等。由于BusyBox可执行文件的文件比较小,使得它非常适合使用于嵌入式系统。作者将BusyBox称为“嵌入式Linux的瑞士军刀”。 —— BusyBox By Wikipedia

首先获取源码:

$ cd ~/kvm
$ wget https://busybox.net/downloads/busybox-1.32.1.tar.bz2
#下载备用链接: https://od.srpr.cc/acgg0/busybox-1.32.1.tar.bz2
$ tar -jxvf busybox-1.32.1.tar.bz2
$ cd ~/kvm/busybox-1.32.1

之后编译并安装:

# 编译busybox
$ make menuconfig
#修改配置如下:(空格键勾选)
Settings –>
  Build Options
   [*] Build static binary(no share libs)

# 编译并安装
$ make -j $((`nproc`-1))
$ sudo make install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 busybox 相关的源程序,下面开始准备根文件系统:

cd ~/kvm/busybox-1.32.1/_install
sudo mkdir dev 
sudo mknod dev/console c 5 1
sudo mknod dev/ram b 1 0 
sudo touch init
这里的 mknode 分别创建了一个面向块设备和一个面向字符设备的特殊文件。

将以下内容写入 init

#!/bin/sh
echo "INIT SCRIPT"
mkdir /proc
mkdir /sys
mount -t proc none /proc
mount -t sysfs none /sys
mkdir /tmp
mount -t tmpfs none /tmp
echo -e "\nThis boot took $(cut -d' ' -f1 /proc/uptime) seconds\n"
exec /bin/sh

下面开始生成 rootfs

# 首先为 init 赋予可执行权限
$ sudo chmod +x init
# 进入 busybox 编译成果目录
cd ~/kvm/busybox-1.32.1/_install
# 使用 cpio 制作成 rootfs,为区分方法一,这里使用另一个名称并压缩
find . -print0 | cpio --null -ov --format=newc | gzip -9 > ~/kvm/initramfs-busybox-x64.cpio.gz
# 注意:该命令一定要在busybox的 _install 目录下执行
# 注意:每次修改_install,都要重新执行该命令

启动

经过上述准备,终于要启动了!

根文件制作过程如果是采用了 方案一 ,使用下面命令启动:

$ qemu-system-x86_64 -s \
    -kernel ./linux-4.9.263/arch/x86/boot/bzImage  \
    -initrd ./rootfs \
    -append "root=/dev/ram rdinit=/helloword"
# 注意指定正确的内核和根文件系统位置

https://cdn-imagehost.frytea.com/images/2021/11/17/2021-11-17_11-15_1c71a5e8d7ec6eb0e.png

可以看到启动成功后打印出了 hello world。

如果采用 方案二 ,使用下面命令启动:

$ qemu-system-x86_64 -s \
    -kernel ./linux-4.9.263/arch/x86/boot/bzImage  \
    -initrd initramfs-busybox-x64.cpio.gz \
    --append "nokaslr root=/dev/ram init=/init"
# 注意指定正确的内核和根文件系统位置

https://cdn-imagehost.frytea.com/images/2021/11/17/2021-11-17_11-15a11489946556119d.png

使用 busybox 制作的 rootfs 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命令可供使用。

总结

为了在 QEMU 中模拟 Linux 的启动流程,在网上找了许多教程,踩了很多坑,最后找到的 USTC 实验说明真是帮助很大,做完后对 Linux 启动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果然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必须亲眼看到才能真正正确的理解。希望这份教程能够帮到你。

参考文献

最后修改:2024 年 09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